东方娱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综艺 > 正文

爱丁堡戏剧节IN沪戏专访——福鲸渊一分钟

http://www.eastyule.cn  2019-08-26 18:46:26  来源:东方娱乐网    责任编辑: 张杰
  小编导读:今年的戏剧表演囊括了The National Theatre重现的易卜生史诗名剧《彼得·格尼特》(Peter Gynt)以及传奇演员Sir Ian McKellen爵士为庆祝80大寿的登台演出等。
  IN沪戏|艺匠(原创)2019年8月26日

  导读

  2019年8月2日至26日,一年一度的爱丁堡艺术节再次闪亮登场,与全世界共享艺术节期间激情四射、富有冒险精神并发人深思的各种活动,见证最富激情且最具创意的艺术家们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齐聚苏格兰首府,为来自全球各地的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合作、全球首演、经典作品全新演绎,及各种备受赞誉的制作等。

  今年的戏剧表演囊括了The National Theatre重现的易卜生史诗名剧《彼得·格尼特》(Peter Gynt)以及传奇演员Sir Ian McKellen爵士为庆祝80大寿的登台演出等。

  原以为今年的中国艺术家仅有一位在舞蹈表演也将达到国际高度的中国艺术家——杨丽萍将中国民间舞蹈与现代编舞相结合的《春之祭》进行令人惊叹的重新诠释。却不想在戏剧板块遇到了一票难求的中国“福”。与之前在边缘戏剧节相同的一票难求,不同在几天之内迅速售罄和开票一分钟七场演出均被抢购一空。

  爱丁堡的艺术盛典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创立于1947年,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艺术节,曾被评价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艺术节之一”。25天时间,全球最高水准的艺术团体齐聚爱城,是艺术爱好者们一年一度享受沉浸式体验的最佳机会。

  爱丁堡边缘艺术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是世界大型综合性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的一部分。爱丁堡边缘艺术节起源于1947年,从此每年吸引大量的中小演出团体参加演出,根据爱丁堡旅游行动小组发表的数据,2011年爱丁堡边缘艺术节共吸引270万人次。

  福鲸渊和她的“戏剧美学无边缘”个展

  福鲸渊,青年戏剧工作者。COFA UNSW毕业,近年来活跃于意大利国际戏剧节、塞尔维亚戏剧节、阿维尼翁戏剧节、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海国际艺术节、洛杉矶华语电影节、NALLTS等文艺活动,数次获得各类基金支持并斩获多项国内、国际奖项。代表作《白桦》《活埋》等。

  “戏剧美学边缘四号”戏剧个展是福鲸渊在爱丁堡艺术节的首个个展,但也可以看作是其自第五十七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举办的首个个人主题展的有一次延伸。就像福鲸渊本人表述的“反正都是我的,不同时间线上我会变,但不会变得不是我了。”继其一至三号分别出现的原创作品《活埋》《寻找巴兰钦》《等待杜拉斯》后,“四号”延续了一至三的重头戏,这次的重头戏的精彩程度丝毫不减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四号”最大的惊喜——记录体话剧《在吃早餐时》(头作者本人翻译中文剧名)一出现就让人眼前一亮,同时更是收获了如潮好评。

爱丁堡戏剧节IN沪戏专访——福鲸渊一分钟

  福鲸渊的一分钟

  对于开票一分钟七场演出均被抢购一空,福鲸渊本人说,“感恩、感激、感谢吧,具体情况我不知道,剧场和我的工作伙伴都还没说,就上周告诉我反馈大部分不错,但是我太了解他们了,他们根本不愿意我看到针对我的差评,我现在的工作和排练都排得有点满,就也没细问,几个评论家朋友倒是给出了一些意见,我整理了一下,还在想,但是也还没想明白。”

  对于高票房和个人票房号召力,这位自称戏剧工作者的青年艺术家在电话另一头沉吟许久说,“是这样,我们这几年做戏都属于一种‘用爱发电’的状态在坚持,包括‘早餐’这个戏和我一起合作的小伙伴。怪难为情的,就某种意义上讲,我的本职工作还是在影视上,因为到目前我还在靠影视行业的工作吃饭,Bruce Munro他们平时也得接一些商业灯光秀好生活,萧木已经替别人开始做平面设计了,我现在北京这边排的这个戏也很公益,像是这个戏的文学顾问邵宏超、表演指导戴静峥、音效马腾飞甚至演员都是北京高校目前在职的教授、讲师、学生。做戏,我个人不愿意妥协太多,不妥协很多时候会挨饿。可以理解成因为挨饿挨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破罐破摔,所以不论是我还是一起做戏的伙伴们,我们更多想的不是票房、不是讨好点什么换钱而是内容本身,我们更在乎的时所表达的和向观众所传递以及观众接收的内容,我们更在乎观演之间的交流、沟通、反馈,票房可能是反馈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全部,绝不是。”

  很难想象一位影视行业高管要用什么样的精神去平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问及此,电话对面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我也困啊,不过我还好,排戏赶上Q3最忙的时候平均一天我也能睡个三四个小时,而且在我这没什么是一杯冰美式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来一杯。但我现在北京这边这个戏的表演指导,我是生看着他已经开始参片泡水吊着了。Ross Ashton昨天打电话,这次爱丁堡他也几天没合过眼了。我们这群人有‘病’,非拿戏当做命,没法平衡,两头烧就是了,累到极致就是舒服本身吧。事实上,就我个人而言,看到观众的好评和认可的时候内心的悦动足以抚慰一切的疲惫,这种悦动是在公司不管做了多大的项目、挣到了什么样的数据、得到了多少奖金都比不了的。”

  展做戏,戏做展

  谈到这次一出现便吸引无数关注先后在边缘戏剧节、艺术节售罄的记录体话剧,福鲸渊说,“中文还是叫《在吃早餐时》更合适,这个戏和之前您知道的那几个都不太一样,这是我几年前北京上学的本子了,先有的中文版,就是一直没什么人认可也拉不到投资才搁置了。至于这次用这个戏,就是觉得合适,准备这次爱丁堡的时候大家都希望我再写个什么,但是我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在几个月之内按各方要求拿出一个让我自己满意的戏,而且我脑子里第一个瞬间出现的就是这个戏,我这个人还轴,总惦记着这个戏就更写不出来了,实在没办法他们才同意我把‘早餐’翻一下用,结果我自己边吵吵着‘改我一字男盗女娼’边自己大动刀改了,最终出现了您现在看到的。至于内容上,原本是质问更多‘质问活着的意义、感觉加上所谓该有的样子’方方面面吧,因为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常常问自己的问题,现在这个版本其实也没有对‘我活着吗’的解答,只能说是在这方面问得更具体,讨论的更细致了。你刚才说我的戏‘有普世意义’我听到之后心里一抖,我写故事的初衷都和普世没什么关系,我没那个能力,我清楚。”和笔者想象的这个年纪就获誉无数的青年艺术家截然不同,福鲸渊本人对荣誉、名利一类事物的态度更像是一些历尽千帆的老者独有的敬畏乃至惶恐。

  “我远算不上什么艺术家,做个戏剧工作者就很满足了。有机会做戏、有机会做展都是天大的好运气,戏能让人看见、展有人看一眼都算是我捡着了。”电话里福鲸渊如此说道,声音虔诚而感慨。

  做戏易与难

  爱丁堡戏剧节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戏剧节,也是最体现平等和民主精神的戏剧节。它没有设置委员会来遴选作品,也没有对题材和内容的审查,却催生了很多优秀的戏剧。当然,残酷的是它也完全不尊重名气,一个剧团可能在这一年斩获成功,下一年则惨败而归。庞大的体量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参加戏剧节的剧目数量逐年增加,且没有门槛,使得作品良莠不齐,好的戏剧被湮没在庞大的数字当中。就形式来说,所谓的先锋戏剧在手法上也容易落入俗套。

  基于此,在被誉为世界三大戏剧节之一的爱丁堡戏剧节,在历经大半个世纪的爱丁堡艺术节、边缘戏剧节,在世界艺术家聚集的爱丁堡想要做一处万人空巷的展,一部座无虚席的戏对太多人来说都太难了,甚至倾其一生难以企及,其中关于专业性、艺术性的要求自不必赘述。

  爱丁堡,一直秉承其自由开放的原则,正如马克?费舍所言,它像一个大教堂,拥抱所有艺术的信徒。爱丁堡见过非常规的“常规”和非主流的“主流”;身体是爱丁堡戏剧节的一个通用语言符号和重要议题。很多戏剧是沉浸式或半沉浸式的,即使那些非沉浸式的戏剧,也都设置观演互动的环节,或者包含即兴成分;永恒的女性主义和女性主题、永恒的困境和当下危机;在空间和灯光方面每秒都有新的尝试;多媒体表现和多体裁互文更是爱丁堡戏剧节的一个显著特征。任何演出团体、观众和评论家都需要深入了解它的宗旨、过去的成就,并思考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脱颖而出及有效地宣传,以及如何掌握一个最佳视角来作出解读和评价。

  这些对太多人来说的“难”、“太难”似乎到了福鲸渊这里都变得格外轻巧容易。对话中,关于“爱丁堡”的问题,这位年轻的艺术家都显得举重若轻,充满大家气度。然而,这份“易”背后的“难”,就那句“这是我几年前北京上学的本子了,先有的中文版,就是一直没什么人认可也拉不到投资才搁置了。”便可窥些许,笔者自问,自己几年前无人问津的文章是做不到将其无人能懂的思考深埋心底并不断探索给出新的故事的,然而这位年轻的戏剧家似乎时刻在思索与叩问着其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在吃早餐时》与《九子堂构》

  “其实‘早餐’这个戏对我来说不难,无论是演员还是其他各方面都不难,我和KIWI(澳)这几个人认识十来年,去年开始重新一起工作,磨合得很熟悉了,加上展甚至是宣传票务后勤的工作都没有我现在在北京排得这个戏难。回国做个戏太难了。”导演正在北京排练的是其参加今年南锣鼓巷戏剧节的《九子堂构》。

  “我现在大部分精力只能放在这边,真的太难了,我几乎每天带演员排练之后都会陷入前所未有的自我质疑,各式各样的困难,前所未有、闻所未闻、想坚持点什么太难了。”电话里的焦虑毫不作伪。没人知道、也很难去理解在爱丁堡戏剧节和南锣鼓巷戏剧节之间把主要精力放在后者是作出了多大的取舍,对于这种取舍最直观的类比大概是放弃了名利双收而选择了费力不讨好。

爱丁堡戏剧节IN沪戏专访——福鲸渊一分钟

  笔者毫不费力的从福鲸渊导演那要到了其原创的《九子堂构》文学剧本,“【幕启

  【一个独特的灵堂,被布置成了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主屋摸样,门口挂着一块牌匾,上书“丹阙堂构”,灵堂一般悬挂遗像处挂着一张老照片,是一张全家福的摸样,四周的花圈都不是常规的百花,挽联的内容更像是春联,一个被严重烧伤过的老人静静的躺在中间。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盒子。

  【“丹阙堂构”老别墅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之作,主楼两层仿若欧洲古堡,四合小院四座仿若恭王府主院。大门口有一座沉闷斑驳的影壁墙。后院一颗梧桐树遮天蔽日,前院一破旧水井边上依稀刻着的“醴泉”二字,楼门上挂着一块老匾“凤鸣丹穴”,左右柱子上挂着模糊的对联。

  【隆冬时节,连日大雪,城市里都是扫雪的市民,大多是自己家的雪都还没来得及清扫的,毕竟这个时代里,公大于私,且大得多。雪太大,也下了太久,对于这个华北平原上屹立千年的城市来说都大的很少见。道路两旁没办法运走也不可能融化的小雪堆连成一排,延伸开来。

  【腊月的小城,老街的味道糅合着热烈与萧瑟,两个老人慢慢的走着。

  戴丹红一晃又是一年,有三十年了吧。

  徐林启那棵梅花树今年没准要开了。

  戴丹红下午我瞧着像是长了花骨朵儿,这死树到底是让你养活了。

  徐林启是啊,挑了个最冷的年月儿。

  戴丹红梅花嘛,对了,三十儿来家里一起过吧,大过年的你也别老自个儿对着树。九儿这两天还总问起你这干爹呢。

  徐林启好,好,你先回吧,眼看着天快黑了。我送你!

  【唐大在里里外外的忙活着,老三靠在围栏,一把一把的瓜子皮隔一会儿撒出去一小堆,口中还时不时的哼着小曲”爱恨离合、苦乐悲欢、纠结徘徊就在这走在风雪中的老北京城路标一对老人的对话中铺陈开来。有人从中看到幸福,有人看到孤单,有人看到虚无……有人看到自己。

  之前有人说她的戏太过理智冷静了,然而就笔者所见的几部作品的情感反思、人文情怀均可谓是大开大合又格外细腻。就《九子堂构》内容而言,福鲸渊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心力,笔者相信这部戏会有百分之百的呈现。但如贺拉斯所言,“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无瑕”,对艺术的见解则更是见仁见智,福鲸渊和她的《九子堂构》是否是你心中的百分之百,可以剧场见。笔者也在迫切期待,年底即将来沪的“福鲸渊戏剧美学边缘五号”个展上会给出的答案。

上一篇: 北京喜聚星 首创国内第一档偶像练习营真人秀 下一篇:群星闪耀抖音短视影像节颁奖礼 碧桂园以短视频为载体倡导“家文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