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娱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新闻 > 正文

编剧都去哪儿了

http://www.eastyule.com  2018-11-02 21:38:38  来源:东方娱乐网    责任编辑:小星星
  小编导读:不同于明星、制片方这些台前的明星,编剧是幕后的匠人。在这个要求“短、平、快”的社会环境中,编剧则是一个需要“慢”下来的职业。他们虽被称为整部电影或电视剧的核心与灵魂,却又在整个作品中显得“悄无声息”。
  在电影《改编剧本》开始时,男主角查理·考夫曼碎碎念道:“我的秃脑袋瓜还管用吗?为什么我什么也写不出来?如果我能快乐一点,也许就不会掉那么多头发我……也许我应该找个姑娘谈谈恋爱……”相信多数从事编剧职业的人可能都看过这部电影,一部描述编剧创作之苦的电影。当然,这部好莱坞电影并不足以概述中国编剧人的整体状态,但是至少我们能从中窥见大部分编剧人的状态。

  不同于明星、制片方这些台前的明星,编剧是幕后的匠人。在这个要求“短、平、快”的社会环境中,编剧则是一个需要“慢”下来的职业。他们虽被称为整部电影或电视剧的核心与灵魂,却又在整个作品中显得“悄无声息”。

  据艺恩数据库统计,近年来已开播作品编剧数量共累计14万人以上,如此大的群体,观众为什么总是抱怨没有好剧看呢?好剧本在哪儿?好编剧又都去哪儿了呢?

  专业编剧和非专业编剧

  现有编剧中不少都并非科班出身的专业编剧人,毕竟编剧专业只有中戏、北电、中传等院校有专业设置。专栏作家、转业军人、上市公司老总,医生、律师等等,凭着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探索让他们选择成为编剧。但想要成为一名编剧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每一位专业编剧都要经过漫长的学习,刻苦的钻研,凭借着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故事的敏锐度,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编剧。编剧并不等同于作家,甚至可以说是两种职业。虽说文学是相通的,但不同的表现手段有着不同的创作法则,很多人混淆了这一点,才有现在大家对编剧认知的偏差。

  一个剧本的“生长”周期

  有多少编剧是剧本写了一半,却被各种原因放弃拍摄的?由于编剧创作周期长、人员流动大、不稳定因素多,所以造成众多编剧几年可能才会有一部成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资本的涌入催生影视项目不断运转不断加速,让编剧成为快速生产的机器,挤压编剧创作的时间,降低了影视行业门槛和项目质量,随之而来的就是粗制滥造的作品和对年轻编剧的成长有负面影响,甚至一段时间内编剧最受关注的时候就是被骂的时候。

  这也使得很多人觉得编剧的门槛低是因为职业特性,总觉得一台电脑一个大脑就可以开始工作了,以《港囧》剧本为例,整整创作了18个月,咱们就按3万字的剧本,3个编剧加上导演,剧本做了18个月,难道你能说他们平均每人每天就写了20几个字?但在这背后是一次次的洞察、讨论、构建、创意,不断推翻自己,重新来过,仅仅是为一个动作,一句台词,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太大区别,但往往就是这一个动作,那一句台词,成了观众永远记住的瞬间。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2个小时的故事,就是需要这么长的时间萌发,生长,成果……

  编剧究竟是怎样一份工作

  即使给了一个奇烂无比的点子,刚入行的编剧也会考虑答应。你必须化腐朽为神奇。编剧们可能要为了自己的名字跟制片方斗智斗勇,也可能只为求利,拿钱,不要署名。一切都看编剧的个人素质如何权衡。

  当编剧一次又一次抓心挠肝,苦坐家中夜以继日疯狂码字,花了200%的精力,自己都不知道本子是改的更好了还是更差了,先通过再说的时候,在中国做编剧似乎成了悲剧。编剧之于剧本、影视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编剧并不只是扁平化的写出台词,而是饱满的对整部作品做出节奏把控,也是剧本之所以被称为一剧之本的所在。

  编剧都去哪儿了?

  编剧其实一直都在,在我们周围,青年人热爱戏剧,热衷编剧的不在少数。泛编剧人的庞大基数与剧本作品嫌少问世,构成了一个悖论。如何解决保障底部和腰部编剧人的创作环境和作品的输出通道似乎成了为题的所在。

  目前国内编剧经纪行业发展时间尚短,在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如果能为编剧寻找定制项目,或者为编剧剧本寻找买家。但我们认为,症结还是在于大众对编剧职业的认知上,只有大家开始理解编剧这个职业是一个专业度极高的专业型职业,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编剧的生存状态。所以华语国际编剧节将从自己开始做起,我们认可编剧,理解编剧,尊重编剧,希望能为编剧打造一个遮风挡雨的“乌托邦”,构筑连接行业、产业的“编剧生态”!详情请见华语国际编剧节官方网站www.cwf-org.com

上一篇:《见面吧电台》好听不设限 多元多样展现音乐力量 下一篇:成龙《天天月圆》唱响嘉佳卡通卫视《精彩星之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