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票房造假:自掏4千多万 凌晨场上座率108%
法制晚报讯(记者 田婉婷)2015年,电影行业的成绩单十分辉煌,全年超过440亿的票房。但是在高票房的背后,却出现了部分电影的票房“注水”和“造假”现象。
昨日,在央视新闻播出的调查报道中,一度登上全国票房冠军的《捉妖记》陷入争议声中。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在热映的所有票房比较高的影片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票房注水”,甚至比票房注水更严重的票房偷漏瞒报现象层出不穷,且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就算有监,但管不了”。
票房造假
《捉妖记》制片方
自掏腰包买4042万
2015年,电影《捉妖记》以超过24亿元的票房夺得中国电影票房冠军,但随之便引来了关于票房造假的争论。
央视报道中称,引发质疑的是《捉妖记》制片方发布的一则公告。公告中称:《捉妖记》的内地票房(24.2859亿元)以203万的优势超过《速度与激情7》(24.2656亿元),其中,公益场次放映票房总额是4042万。很多网友认为,利用公益场次获得票房冠军,赢得并不光彩。
2015年8月28日,在影片公开放映43天之后,《捉妖记》制片方决定开始一项公益放映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自己花钱,买自己公司旗下29家影城的电影票,为特定人群免费放映《捉妖记》。那么,电影到底在哪些地方放映,上映的情况如何,究竟有没有人看呢?
记者以杭州百老汇影院为例,算了一笔账发现:按照公益场“场场都满座”的极致情况进行计算,算出的结果是54.9万元。比这家影院当天《捉妖记》的公开数据72.48万元,整整相差了17.58万元。按照30场54.9万元的票房计算,平均每场的票房大约是1.8万元,要填补这相差的17.58万空缺,至少还需要再播放十场,才能和72万多的数据相吻合。
根据知情人士提供的一份票房明细(也是杭州百老汇影院上报给主管部门的播放情况)显示,当天电影《捉妖记》的播放场次是40场,并不是影讯中显示的30场,多放了10场电影,和记者的估算基本吻合。
那么,多加了10场《捉妖记》,要在什么时间段放映呢?以当天的情况,几乎所有场次都只能安排在凌晨。根据影院上报的票房数据,这些多安排出的凌晨场次,不仅场场爆满,而且上座率要达到108%。也就是说每100个观众中,就有七八个是站着看完这部将近两个小时的国产大片的。
票房乱象
偷漏瞒报比注水更严重
“目前在热映的所有票房比较高的影片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票房注水”。实际上,《捉妖记》并不是唯一一个被质疑票房注水的影片。
前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特约活动召开,在“娱乐资本论”主办的《电影金融创新的案例与边界》论坛上,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副主任李东就近两年国产电影票房市场造假乱象表示,“目前在热映的所有票房比较高的影片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票房注水”,但实际上票房偷漏瞒报的情况远比注水严重。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观众们的真实消费情况,中国电影市场去年的总票房远超440亿元,这其中有不少被影院通过各种手段私自扣了下来。李东还举例说,北京一家电影院晚上停止售票后,所有员工可以拉开钱匣子分钱。
事实上,李东所在的机构称得上是掌握最全面、准确电影票房数据的部门。一直以来,全国的几千家影院都是通过票务综合信息系统,将影片票房、人次、场次等数据实时上报到电影专项资金办的接收平台。
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票务系统还经常被钻漏洞,李东表示,相关部门将在2年内做出中间结算平台,票房监管将得到加强。
根据娱乐资本论发布的行业白皮书,去年440亿元电影票房中,业内预估的票补金额约40亿元。同时“买票房”、保底发行、影视资产证券化,以及二级市场联动电影票房等金融手段,成为2016年电影市场的关注焦点。
今年还有《叶问3》造假3200万
根据央视报道,今年3月初,电影《叶问3》正式上映后仅仅两天时间,就因为涉嫌票房造假,受到了电影局的调查。
3月6日,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严正表明态度,称近日部分影片和影院出现虚假排片、票房注水现象,对电影产业构成严重干扰,破坏了市场秩序,正对相关情况进行排查。
3月7日上午,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约谈《叶问3》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严肃处理此事。
3月7日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达通知,要求各大电商提供与《叶问3》进行票务合作的合同,对近日票房异常波动进行排查。
3月19日,官方调查结果出炉,证实该片存在非正常时间虚假排场的现象。查实的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大银幕发行公司被勒令暂停发行业务,参与不实排场、情节严重的73家影院被曝光及通报批评。
从事发到查处结果公布,只用了两个礼拜的时间,可以说,这么迅速、力度如此大地查处假票房,在中国电影史上并不多见。
处理无力
没有相关法律对照进行处罚
虽然处理力度如此之大之迅速,但李东表示由于政策法规没有跟上,仍然无法一一处罚,“目前,全国市场票房注水、偷漏瞒报甚至票价异常的情况都可以在专资办的监管系统里面看到,但缺陷是,我们有监但是管不了,政策法规没有跟上,无法一一对照着进行处罚。”
以“幽灵票房”事件受关注的《叶问3》为例,在电影资金办参与该事件处理中,对经查实的3200万元的虚假票房不予认可,不计入全国电影票房统计数据。同时,该片总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购票房,投资人(快鹿集团)和发行方(大银幕公司)认可的金额约5700万元。
“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确实缺乏一些法律依据”,李东表示,“出了这件事以后,下一步政策法规,可能对处罚的细则(方面)会更加完善”,而相关的法律完善之路或许并不能一蹴而就。
在中文伦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田磊看来,“自买自卖”自购票房部分本身从法律上是中性的,但造成的虚假票房,又和二级市场联动,推高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再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获得不正当利益等一系列行为就有违法的色彩。
合一资本创始人许亮认为,所有造假严重的案例,无一例外跟资本市场挂钩的原因是,“资本市场高企不下的市盈率,就会使得所有贪婪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铤而走险,但在中国(这些事目前)无法可依”。
文/记者 田婉婷 制图/廖元
相关新闻
- (2014-01-27)李靓蕾否认是王力宏歌迷:认识他好久了
- (2014-01-27)央视网络春晚被评“新奇特” 尚雯婕黄绮珊加盟
- (2014-01-27)郭涛梅婷"父母爱情"展育子功夫 智斗5个熊孩子
- (2014-01-27)《魔幻手机2》2月5日将播 打造升级版人机恋情
- (2014-01-27)《驯龙高手2》曝最新海报 主角露卖萌表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