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童令”真来了 爸爸还能去哪儿?
早在数月前,就有消息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将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日前广电总局正式下发通知,将从节目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引导调控,原则上不允许再制作播出明星子女参与的真人秀节目。
这份《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据悉,该通知影响巨大,一些地方卫视表示,目前已对涉及的节目进行了相应调整,《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等明星亲子真人秀将不再制作播出。
综合新华社
焦点关注
减少→严控,“限童”有了升级版
从《爸爸去哪儿》开始,国内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数量增多,越来越多的“星二代”在电视屏幕上一夜爆红,拍广告、做代言、出席商业活动……在名利双收的背后,有隐私曝光的尴尬,有被过度消费的苦恼,还有被资本“绑架”的无奈。
其实从去年开始,广电总局就已经有相关文件出台了。据悉,2015年7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避免过度明星化,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并提出,真人秀节目应注意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
到了今年2月,知情人士又爆出了广电总局将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的消息。当时称已出台调控细则,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二是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三是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
如今,该调控得以证实。这份《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这与2月份传出的消息基本吻合。
幕后揭秘
“星二代”一夜成名,掩盖不住“成长的烦恼”
为何广电总局会出台“限童令”?业内人士表示,这与节目后来带来的众多负面影响有关。尤其是自亲子类真人秀备受观众宠爱之后,“星二代”一夜成名,这些尚未成年的孩子获得的不仅仅是成名的荣耀,还有成长的烦恼。
探究近年来“星二代”霸屏现象,业内人士分析,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开创性地在屏幕上展现明星子女的生活状况,极大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因而出现了跟风现象。然而,成名无疑是把双刃剑,过早地进入公众的视线,虽然获得了名利,但孩子们无意识的言行和隐私却被曝光,甚至遭受非议。这种贴标签式的评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乃至身心健康。
不仅如此,面对汹涌而来的社会舆论,“星二代”逐渐了解到怎样才会博得关注,怎样才会赢得掌声,其心理也在这一过程中被逐渐异化,对孩子的身心不利。
而且业内人士表示,满屏真人秀看似是明星之间的比拼和竞技,其背后却是一场利用粉丝经济的资本大战。随着真人秀对明星吞吐量日益增大,明星身价也直线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追求收视和利润,节目做宣传时也会利用明星子女的曝光“博眼球”进行炒作。
“星二代”霸屏也让“星爸星妈”看到了“凭子贵”的另一种可能。原本声名不显的一位参与者,因会带孩子、会做饭的形象深入人心,身价在两个月间飙升近百倍;有的“星二代”与父母一同现身一档综艺节目时,出场费已是父母出场费的总和……“在消费主义语境下,观众通过消费以实现明星经济价值与形象符号价值的结合,至此儿童成为明星,也成为被消费的商品。”相关专家说。
深远影响
这是为未成年孩子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广电总局的“限童令”无疑给明星亲子真人秀浇了一盆冷水,“星二代”霸屏时代或将由此终结。其实,给跟风严重的明星亲子真人秀降火的呼声早已不绝于耳。对于此次“限童令”的出台,专家指出,“限童令”并非要限制“星二代”的未来发展,也并非取消孩子成长的平台,而是为了确保孩子拥有正确的价值引导。“限童令”既是对名人子女的保护,也是对电视机前的儿童的保护。
从事综艺节目投资的叶榕投资创始人黄历表示,从长远来看,真人秀节目“限童令”会对综艺节目起到正确的引导及匡扶作用,也为尚未成年的孩子撑起一把“保护伞”。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真人秀节目在追求高收视率的同时,还应搭载更多价值内容,注入更深远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
相关新闻
- (2015-08-06)郭涛晒石头兄妹弹吉他照片女儿长相似哥哥(图)
- (2015-08-06)男歌手与邓紫棋逛街举止亲密:只是好朋友(图)
- (2015-08-06)女儿生病大S担忧想大哭:以后她的病都让给我
- (2015-08-06)王珞丹:谈恋爱谁都会,我是来拼命的
- (2015-08-06)众女神拼厨艺赵丽颖"面试风"萌哭评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