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娱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明星 > 正文

娱评:文艺娱乐作品应以社会现实为表现对象

http://www.eastyule.cn  2014-02-13 16:39:34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小编导读:马年春晚最受观众好评的语言类节目无疑是开心麻花的小品《扶不扶》,在各大门户网站推出的观众投票中,这个小品都高居榜首。“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堪称“金句”,直指人心、令人动容。  在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娱乐化潮流中,《扶不

  马年春晚最受观众好评的语言类节目无疑是开心麻花的小品《扶不扶》,在各大门户网站推出的观众投票中,这个小品都高居榜首。“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要是倒了就扶不起来了!”堪称“金句”,直指人心、令人动容。

  在近年来持续不断的娱乐化潮流中,《扶不扶》这样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表现对象、内核极为严肃的文艺作品显得格外可贵,而观众对它的高度肯定和热烈讨论也足以证明:在娱乐之外,人们依然渴求有价值的文艺作品。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过分强调文艺作品的教育功能而忽视其艺术性,许多作品干瘪生硬、毫无生气,既浅薄又虚假,虽然全无任何导向问题,但寡然无味,令人昏昏欲睡。把文艺作品等同于宣传品是对文艺的莫大误解和伤害,按照这种要求创作出来的绝不可能成为艺术精品。观众的反应就说明了这一点。出于对这种“伪文艺”的反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纯文艺”、“回归艺术本体”等潮流萌发并扩展,一时间“没有人走进电影院是为了受教育的”、“没有人听相声是为了受教育的”等等说法大行其道,并赢得了一部分观众乃至学术界的认同。

  但是,正如把文艺功能简化为道德教化是错误的一样,取消文艺作品的价值取向和教化功能,同样也是错误的。人的需求是多样多元的,文艺作品的功能也必然是多样多元的,它既有审美、娱乐功能,也有教育、认知功能,以一种功能去否定和取消另一种功能,与文艺规律背道而驰。

  的确,“没有人走进电影院是为了接受教育”,但如果看了一部给人以精神震撼和心灵洗礼的影片,难道观众会因此而懊恼?会为此而后悔?网络上有许多国内外媒体推出的“史上100部最伟大影片”、“人类最伟大小说”等排行榜,仔细看看这些榜单,就不难发现,这些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作品几乎都不是纯粹的娱乐之作,其精神内核都具有震撼灵魂的崇高价值。

  其实,只要是好东西,没有人会拒绝。那些打着“回归艺术本体”旗号的作品未必就是优秀之作。相反,这种潮流演化到极端就流为庸俗乃至低俗。“戏说”类影视作品的泛滥成灾就是这种文艺创作思潮的一个表征。

  人心里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能触动它的就是好作品。从这个角度看,《扶不扶》就是成功之作、优秀之作。“如果我看见老人倒地,我去不去扶?”这是今天所有中国人都不得不问自己的问题,虽然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会因道德选择不同而不同,但问题本身是难以回避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本是常识,为什么今天我们却要讨论老人倒地要不要扶?一个社会如果连老人倒地要不要扶都要讨论,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有力量的文艺作品就是会这样刺激人们思考。文艺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

  文以载道,取消了“道”,“文”就变成了纯粹的装饰,即便华丽夺目,也是没有灵魂的点缀。

上一篇:陈晓东奉子成婚 旧爱张柏芝送祝福 下一篇:陈晓东香港完婚 承认爱妻已怀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