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故事作品《宣纸上的故乡》展播,唱响“四色泾县”致敬美好新生活
自然与人文融合,打造“四色泾县”亮名片
近年来,安徽泾县凭借自然与人文优势,打造了一张“四色泾县”的特色名片。“红色”代表丰富红色历史资源;“白色”指的是泾县宣纸;“绿色”象征泾县的生态环境之美;“灰色”则表示黄田古村落等徽派建筑。红、白、绿、灰四色交织,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泾县风采。
“铺开宣纸一张,我就想起了我的故乡,丹青泼墨绘就千年古镇,彩笔勾勒画出江南……”这首《宣纸上的故乡》由石顺义作词、刘跃强作曲,邀请到有民歌歌坛“灵动女声”美誉的中国青年歌手曲丹演唱。音乐故事作品中,曲丹将携手泾川之声合唱团、泾县青年合唱团和皖南电机厂员工代表,带领观众在歌声中走近大美泾县。独具特色的歌词、恢宏大气的旋律以及饱含深情的演唱,描绘出泾县如诗如画的美景,抒发了当地老百姓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感悟新四军精神,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安徽泾县是新四军精神发源地,革命先烈们不仅在这里留下浴血奋战的故事,更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更为美好的未来。在这片“红色圣地”上,不少人主动承担起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泾县新四军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菊霞便是其中代表。
在《宣纸上的故乡》音乐故事作品中,陈菊霞深情讲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因战乱全面停产的宣纸产业,在新四军军部进驻后恢复生机;“革命母亲”张素莲与儿子、儿媳们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陈菊霞表示:“讲述这些红色故事,就是为了告诉我们的后人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的革命果实。”
讲好新时代故事,勾勒发展宏图大业
如今安徽泾县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人们用奋斗书写新时代的精彩画卷。正如歌中所唱:“此处好画世上最美的图画,此地正写人间最好的文章。”
泾县被誉为中国“宣纸之乡”,传承千余年的宣纸制作工艺需要108道程序,其中有一个重要程序叫“捞纸”。宣纸最终成型纸张的厚薄、均匀度,全靠捞纸工的“手感”。从事捞纸工作35年的周东红,每天十几个小时站在纸槽边捞纸,能将每张纸的重量、厚薄、均匀度控制在最小误差内。在他心里,捞纸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展现“大国工匠”技艺、传承泾县宣纸文化的方式。
甘胜利是泾县文物股(非遗股)股长、文博副研究员,27年间,他始终奔走在泾县古建筑保护一线,主持并成功申报了国家、省、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78处,主持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工作并成功申报1处人类、2处国家级以及一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泾县文物保护工作上作出重要贡献,于甘胜利而言,“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文化的根”。
《宣纸上的故乡》音乐故事作品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泾县的崭新面貌,让大家领略到“四色泾县”的独特魅力。更多音乐故事作品敬请关注《一首歌一座城·精品展播季》,让我们携手城与歌,共赴未来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