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益上楼无声无息就像是张定宇
张嘉益饰演江汉医院老院长张汉清。
周一围和张天爱饰演一对抗疫伉俪。
时代报告剧《在一起》近日已经收官。不论是聚焦抗击疫情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生命的拐点》《同行》《救护者》《方舱》《火神山》,还是反映全民同心抗击疫情的《摆渡人》《搜索:24小时》《口罩》《我叫大连》《武汉人》等,都传达了中国人民在这场突发的公共危害性事件中,展现的团结一心、英勇无畏、敬畏生命、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其中,《生命的拐点》作为《在一起》第一单元,由张黎、韩晓军执导,梁振华编剧,以武汉金银潭医院为背景,讲述了以张汉清(张嘉益饰)、谭松林(周一围饰)、陆曼琦(谭卓饰)、柳小可(张天爱饰)为代表的一线医护工作者,逆行出征,在未知的风险面前临危不惧、诠释医者仁心的故事。新京报记者专访该剧编剧梁振华、导演韩晓军,他们认为“不管时光多远,我们应该记得这些医护人员。”
创作
大部分人物真实有原型
剧中主人公张汉清的原型是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据编剧梁振华介绍,《生命的拐点》中大部分人物都是真实有原型的,周一围饰演江汉医院院长谭松林,张天爱则是同一家医院的护士柳小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他们是一对相互扶持的抗疫伉俪。为了不将可能的感染风险带给儿子,下班之后,他们便把早就打包好的行囊铺在汽车后座,过了二十多天“以车为家”的日子。这也来自真实的新闻人物金银潭医院的涂盛锦和曹珊。剧中所描绘的是一个群像,需要把医护人员和患者编织到一起,所以,梁振华把张汉清、谭松林处理成了“师徒”,谭松林和柳小可成为医护人员夫妻的缩影,这一群医护工作者是勇者中的勇者。
导演张黎为该剧定下的基调是“遭遇战”,展现的是在抗疫的最前线和最初的关键时分。剧中展现了街上车水马龙快要过年的场景,同时医院发热门诊一下子涌现了很多病人,救援队来之前只有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但他们撑住了,赢得了时间。”导演韩晓军说。
人物
张嘉益非常了解人物状态
剧中,张嘉益饰演的张汉清,是江汉医院的老院长;而周一围饰演的谭松林,则是江汉医院的新一任院长接班人。张汉清和谭松林都是轻伤不下火线的典型。张汉清身患渐冻症,依然坚守在抗疫最前线;谭松林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却始终心系疫情进展。
剧中并没有刻意强调张汉清的病情,但提到他正在办理病退。张嘉益看过张院长的影像资料,非常敬佩。有一组镜头拍他远去的身影,病症已经让他走路姿势显出困难了,步履蹒跚,但那却是最坚定的步伐。在此之前,《心术》、《急诊科医生》等作品让张嘉益有一些演医生的基础,跟之前的作品相比,《生命的拐点》对他而言更难演,因为这些事情太近了。大家对那些时刻那些故事无比熟悉,会让演员害怕把真的演成假的。所以完全不能“使劲”,时刻要求自己像那些医生一样:保持工作状态、足够坚定。
在梁振华看来,“疲惫中的坚定”是张嘉益和张定宇某种精神共通,尤其是张嘉益扮演的张汉清独自上楼时的无声无息,简直就像是张定宇本人。《生命的拐点》也特别在意“背影”的刻画,背影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很多想象空间。“比如张汉清很多背影,也是想表现坚定。”导演韩晓军说,张嘉益和张定宇身上都有非常折磨人的病痛,所以张嘉益非常了解人物状态,“他们的背影、走路的姿态,都有着同样的坚定。”
克制
过于悲伤或者乐观都是片面的
剧中,吕中饰演重症患者江浩的高龄母亲许清如。梁振华说,许清如在手术室门口等儿子被抢救的场景,她坐在那里要像一座雕像,“那一刻时间都停止了。”在展现处在生离死别边缘的时刻,剧中反而没有大段煽情,而是不断在描绘细节,比如时钟展现的是老太太内心,“等待”;剧中人物给绿植喷水,也象征着生命力的延续,是一种希望。“如果直接用语言说会太直白。”
梁振华说,因为这个阶段是最沉重、黑暗的一个时期,看不到光明,过于悲伤或者乐观的情绪渲染,都是片面的,所以要克制,让事实说话。“因为篇幅比较短,所以多一些写意,留白多一点,让观众多一些联想,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在韩晓军看来,那段时间离我们太近,如果刻意煽情反而觉得不真实,大家都还在那个情景之中,所以要克制。但在实际拍摄中,很多场景演员自己都非常激动,情绪很难克制。比如剧中吕中扮演的许清如给谭卓扮演的护士长鞠躬那场戏,虽然儿子没有被抢救过来,她还是要感谢医护人员,拍摄这场戏的时候谭卓在现场控制不住地哭,“我说不行你得控制。医护人员在病人家属面前还是需要克制,老太太走之后可以哭。”
韩晓军说,至今他回忆起当时这些片段依然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十一长假他看新闻,有当时武汉支援队的医护人员再次回到武汉,他看到接站时,支援队员和武汉医护人员抱在一起,自己也哭得不能自已。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